第五章
群狼共舞——克里米亚战争史 by 书吧精品
2018-5-26 06:02
法军司令是圣阿诺德元帅(Marshal
of France St.
Arnaud)。他1801年出生,1817年加入军队,起初并不得意,甚至一度离开军队。30岁时他以中尉军衔回到军队,加入外籍军团,在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中赢得了巨大声誉。12年后,他获得陆军元帅军衔。1848年革命后,得到路易波拿巴的赏识。1851年,他帮助路易波拿巴称帝,作为报偿,获得法国大元帅的称号。1854年,拿破仑三世任命他为远征军司令。大革命摧毁了法国贵族政治,个人能力和野心造就了新一代法国军人,圣阿诺德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。
4月14日,俄军包围斯里查(Silistra)要塞。4月18日,土军在拉霍瓦(Rohowa)击败俄军。
4月20日,俄国遭到开战以来的最大打击,甚至是决定性打击。普奥两国宣布保持中立,并秘密结为防御同盟。中立的理由显而易见,但沙皇看不到这一点。神圣同盟在最关键的时候失灵,使他感到沮丧和愤怒。仿佛为了给沙皇伤口再撒一把盐,英法舰队于4月22日炮击奥德萨,表明英法实实在在准备跟俄国打一仗。5月28日,英法在加拉波利的部队开始兵分两路向多瑙河流域的瓦纳(Varna)进发。法军一部由陆路进发,另一部分和英军由海路进发。联军的行动极大鼓舞了多瑙河前线的土军士气。6月3日,奥地利完成部署,在匈牙利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边境陈兵8万,并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,要求俄国立即从两公国撤军。6月14日,奥地利又同土耳其签订条约,土耳其同意奥地利占领两公国直到战争结束。奥地利的轻率和贪婪将1815年以来的俄奥友谊彻底葬送,从此两国关系再也没有好过。沙皇此时感到可耻的背叛,他终于明白自己落入一个可怕的陷阱。战争和他当初的预想完全两样,敌人越来越多,而朋友加兄弟的奥皇佛兰茨一世的背叛,使他对战争开始失去信心,但战争还要打下去。奥地利皇帝佛兰茨约瑟夫此时正忙于迎娶来自巴伐利亚的茜茜公主,可谓一个天堂一个地狱。尼古拉严令俄军取得一场胜利来稳定局势。6月22日,俄军统帅米哈依尔哥尔查科夫亲王(PrinceGorchakov)亲自指挥对斯里查要塞的围攻。1853年正是他率军进入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。开战以来,他一直是多瑙河方面俄军总指挥,但是作战不力于1854年4月被帕斯科维奇亲王取代。然而6月8日后者因为表现不佳被撤换,米哈依尔又重新上任。俄军的混乱可见一斑。
哥尔查科夫家族也是帝俄时代最着名的家族,这个家族的三位重要人物参加了这场战争。这里第一位已经出场。米哈依尔1795年出生,参加了拿破仑战争。在镇压1830年和1848年波兰革命中取得巨大成功和声望。1849年,他又率军帮助奥地利镇压了匈牙利革命。如果说沙皇是救火队长的话,那么他就是最好的消防员。1852年他参加了英国威灵顿公爵的葬礼。而他本人在1861年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葬在了塞瓦斯波托尔。
俄军倾全力苦战一天,米哈依尔哥尔查科夫本人也在战斗中负伤,还是没有拿下斯里查要塞。俄军士气空前低落,第二天向北方撤退,斯里查要塞解围。土耳其军队乘胜追击,7月7日,在古杰沃(Guigevo),俄军再次被击败。疲惫的俄军开始全面撤退,先是布加勒斯特,到7月28日,俄军完全撤出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。
至此,俄军已经撤退到一年前的出发点。战争从政治上讲已经没有理由继续。8月8日,维也纳方面提出四点建议来结束战争。
1.俄国对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保护由各国集体保护。
2.多瑙河航行自由。
3.1841年《海峡公约》改为“土耳其帝国的存在将与欧洲相联系,结束俄国在黑海的优势”。
4.俄国放弃对土耳其帝国境内东正教徒的独家保护权。历史上称为“维也纳四点”。
俄国认为这是一个要俄国投降的条约,意味着俄国失去自1829年以来得到的全部利益,沙皇无法接受,他决心继续打下去,求得一个体面的和平。英法也不想俄国此时求和。战争机器已经启动,英法岂肯刀枪入库。在英国看来,要结束俄国在黑海的优势的最好办法是将俄国黑海舰队消灭掉。维多利亚女王力主继续战争,她催促驻扎在瓦纳的联军尽快行动。拿破仑三世认为他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,俄奥翻脸了。但是他想继续维持苦心经营的英法合作,还有他想报叔叔在俄罗斯惨败的一箭之仇。他也批准了联军继续行动。于是战争不但没有停,而且还要扩大。
战争第三阶段:塞瓦斯波托尔攻防战
英法土三国军队在瓦纳相处的很融洽。但是健康问题却越来越让人担心。潮湿、小昆虫和血吸虫侵袭军营。英国后勤组织的缺陷非常明显:没有人知道邮局在哪里,野战医院在哪里,甚至他们的将军在哪里。7月19日,法国军营中霍乱爆发。22日蔓延到英国军营。尽管所有帐篷被销毁,瘟疫仍然没有得到控制。8月10日,一场大火烧掉了很多军需品,包括16000双靴子和150吨饼干,使得情况更加糟糕。
来自伦敦和巴黎的命令不断催促联军展开行动。联军并不知道克里米亚到底有多少俄军,估计从45000人到140000人不等,实际上俄军此时只有36000人。8月24日,联军开始登船,计划9月2日完成全部登船任务。能够参加行动的部队包括27000英军、30000法军和7000土军。由于法军错误判断俄军会入侵多布卢加,因此3个法军师向该方向推进,结果只发现少数巡逻的哥萨克骑兵。法军又折回瓦纳,在路上大量法军士兵因霍乱死亡。登船计划被延迟,直到9月5日,全部部队才完成登船。俄军没有被法军在多布卢加的行动迷惑,伦敦泰吾士报早些时候的报道证实了联军的目标是塞瓦斯波托尔。9月7日,联军海军司令英国海军上将邓达斯下令起航。圣阿诺德因为患上霍乱在5日就出发了,拉格伦跟随大部队一起行动。圣阿诺德因病无法离开座舰,独臂的拉格伦也因为天气恶劣而无法登上法国军舰,两位指挥官只能靠传令交换信息。拉格伦的旗舰卡拉多克号悬挂俄国军旗前出侦察,最终选择塞瓦斯波托尔以北35英里的卡拉米塔湾(KalamitaBay)的耶夫帕托里亚(Eupatoria)作为登陆地点。
9月12日,联军舰队到达耶夫帕托里亚。耶夫帕托里亚的镇长同意投降,但鉴于联军带有瘟疫,镇长要求联军必须进行隔离。9月14日黎明,联军开始登陆,俄军没有察觉。法军率先登陆,8:30分,三色旗插上海滩。1812年以来,法国国旗相隔42年再次插上俄国领土。1小时后,已有9000法军上岸,法军前哨已经深入内陆3至4英里。英军稍微有些不顺利,夜里指示用的浮标发生了偏移,结果英军上陆后发现他们和法军中间隔了一个断崖。在这之后,登陆一切顺利。每个联军士兵都负荷沉重,包括大衣、毛毯、一双备用靴子、换洗的袜子和衬衣、军便帽、水壶、步枪和60发子弹,此外还要携带4.5磅的咸牛肉和同样重量的饼干。从15日开始,英军骑兵、炮兵和辎重部队开始登陆。随着军需官艾利将军的上任,全部后勤物资于19日上岸。19日上午9点,联军主力55000人出发,登陆场交由土耳其军队把守。但是霍乱又使一部分士兵染病。在巴尔干涅克河(RiverBulganek),联军首次与俄军前哨遭遇。英军骑兵要求追击,被拉格伦拒绝了,因为他发现这是个陷阱。俄国骑兵的远方还有俄军第17师的6000人。双方使用火炮相互远距离攻击,英军获胜。俄军撤退到奥马(Alma)的主要阵地,他们希望在那里阻止联军向塞瓦斯波托尔前进。当夜,联军宿营准备进攻奥马,英军由于没有帐篷只能在寒冷中入睡,而法军则舒服的多。